已77岁的胡达拜地·依明白叟在自家院中将一面全新的五星红旗升起。史玉江摄
中新网新疆温宿6月1日电 (史玉江)在祖国西北边境,有一位白叟26年如一日,每天在坐落中吉边境的村子里升国旗。现在,这位白叟已77岁,且身体多病,由照料其日子的孙女帮忙,仍坚持每天升国旗,白叟的愿望是让自己的子孙把升国旗这件大事传下去。
这位白叟叫胡达拜地·依明,是新疆温宿县的一位一般乡民,也是新疆公安边防总队阿克苏边防支队吐木秀克边防派出所的一名护边员,被当地人称为边境辖区的“国旗手”。白叟自1991年开端,不管严寒酷暑,仍是下雨降雪,从未间断过升国旗。26年间,白叟用破、用旧了78面国旗。
近来,中新网记者来到间隔温宿县26公里的吐木秀克镇兰干村,在一幢墙面贴有白色瓷砖、房顶铺设红瓦的宅院,胡达拜地·依明白叟步履蹒跚着迎了出来,一张乌黑坚毅、布满皱纹的面孔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用旧的国旗,胡达拜地·依明白叟都要绣上“在岗”年份,并收藏起来。史玉江 摄
是何原因促进白叟如此执着地升国旗?面临记者的疑问,白叟侃侃而谈。故事要从1978年说起,那年夏天,温宿县人武部安排民兵同驻扎在库尔干区域的边防官兵一同打开联防联训,时年34岁的胡达拜地·依明是民兵中的一员。
那段日子,边防官兵战风霜、斗雨雪、不惧险阻巡查边境山区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胡达拜地·依明。民兵排撤回那天,面临飘荡的五星红旗,他举起了右手慎重发誓。
平常看电视时,一些演绎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期间的影片加深了白叟对国旗的稠密爱情。“我在看《董存瑞》、《上甘岭》时,兵士们骁勇杀敌、挥舞五星红旗的画面,让我很激动,热血涌了上来。”胡达拜地·依明对记者说。
1991年10月1日,胡达拜地到镇政府就事,当他在电视上看到广场举办升旗典礼的画面时,萌发了在自己家中升国旗的想法。胡达拜地·依明说:“我要让五星红旗每天都在兰干村上空升起。”
时年51岁的胡达拜地·依明买回国旗、滑轮和绳子,在家人的帮忙下,砍倒一棵白杨树做成旗杆,初次在自家小院升起了五星红旗。
“兰干村尽管离首都很远,但升旗也同样是崇高的。”胡达拜地·依明说,起先,为了可以更好的确保升旗的庄重,白叟常常看电视,仔细揣摩国旗护卫队官兵的升旗动作。
关于胡达拜地每天升国旗这件事,起先有不少乡民不理解,还有人说他“爱出风头”。胡达拜地·依明说:“我每天升旗,是对国旗有爱情,咱们现在的和平日子是用鲜血换来的,升旗也是为了劝诫家人不忘前史。”
图为白叟给中新网记者展现2012年10月1日随当地边防官兵去北京观看升国旗后,与老伴和孙女一同观赏人民大会堂的相片。史玉江 摄
渐渐地,他的爱国行为“惊扰”了当地镇政府和边防派出所。1995年,新疆公安边防总队阿克苏边防支队吐木秀克边防派出所官兵们在其家中竖起了一根11米高的木头旗杆和升国旗的相关配件。
胡达拜地·依明的行为也感动了乡邻,每当周一,村里有不少党员、民众会自发来看他升旗。1999年,在吐木秀克边防派出所的引荐下,61岁的胡达拜地·依明经兰干村时任村支书阿吾提·达吾提的介绍,荣耀地加入了我国。
2003年,吐木秀克镇党委约请胡达拜地·依明每周一早晨到镇政府大院升国旗,白叟的行为感染着全镇更多党员干部及各族民众。
从此,吐木秀克边防派出所官兵每年为他配送双面新国旗。胡达拜地·依明告知中新网记者,周一他到镇里升国旗,周二至周日在家升国旗。
每周一,自发和胡达拜地·依明一同见证这一崇高时间的乡民渐渐的变多。从最初只需几十人到现在1700余人参加。这些人中,有村干部,党员、白叟及小孩。
“2002年至今,兰干村没发生一同民族纠纷,成了家喻户晓的联合榜样村。胡达拜地·依明白叟的爱国主义情怀,不只感染了当地各族民众,来观光旅游、探亲访友的人也会慕名而来,感触他的升旗故事。”兰干村村支书艾合买提·依迪力斯和记者说。
2011年9月,新疆边防总队阿克苏边防支队筹资20万元,为胡达拜地·依明创新了宅院,新建了4间房子,在院里修建了规范的国旗台和旗杆,帮其购买了扩音设备,还在他家设立了寄存国旗的陈列室。尔后,边防官兵定时到白叟家举办升国旗典礼。
现在,白叟年事已高,举动多有不方便。当记者问他走不动了,升不了国旗怎么办?胡达拜地·依明说:“只需还活着,我就要坚持升国旗,我不在了,还有子孙,升旗这件大事要世代相传。”
照料白叟的小孙女祖来姆·胡达拜地本年18岁,初中结业后,在村里跟人学成衣。她告知记者,爷爷本年身体不太好,每天早上升国旗时,她都要帮忙爷爷把扩音设备拿到宅院里,帮着把国旗套到杆子上,再由爷爷亲身拉起来。
“如果有一天爷爷不在了,我会承继他的愿望,把升国旗继续下去。”祖来姆·胡达拜地对记者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