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皆有定数,但这个定数从来不是盲目获得,一般来说是顺应天时,或者就是人为。就比如神州大陆之所以被叫做九州,则是根据当时的地区版块划分来定,是纯粹的人力而为。
如此说来,其实我们熟知的国旗,也是有讲究的。许多人一直认为,国旗被要求必须升到28.3米,但其实不然,国旗的旗杆从1991年就启用了30米高的旗杆。
而人们之所以一直认为国旗要升到28.3米,也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华儿女对于祖国的特殊情节,背后的原因更是值得所有人谨记。
影视剧《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旗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红岩》里那面并不标准的国旗更是催人泪下,还有“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一类的传唱度极高的歌曲等等,让我们很多人得以窥见国旗背后的那些故事。
诚然,国旗和国徽的设计倾注了不少人的心血,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承载国旗升到高空的那根旗杆。毕竟在很多人的眼里,国旗要升多高并没有一个明确概念。
但是根据资料记录不难发现,国旗的旗杆确实还是有一定讲究。只是这个讲究更多是从美观的角度予以考量,而且不同地方的旗杆要求还不一样。比如在前,最高就30米;对应广场的旗杆也只能在18到30米之间,体育馆的只有9至15米的高度等等。
但不知从何时起,大家都默认了升旗的高度为28.3米的说法。按照30米的旗杆高度,升到28.3米的说法也确实有些说服力,于是就越传越广,加上传言中给出的几点原因,更是增加了这一说法的可信度。
国旗升到28.3米传言中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最重要也最深入人心的说法是,这个高度其实对应着我们从建党到建国的时间。
我党的成立时间是1921年7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则是1949年10月1日,两者算起来相差正好是28年零三个月。升旗高度定在28.3米就为了纪念新中国胜利的伟大历史,让人们牢记历史,珍惜今天。
第二个原因则是说,的升旗仪式都是有严格要求。比如国旗这一方面,因为大家希望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那么国旗自然也是新的,所以每次降落后,国旗都会更换。
更换的国旗会被编上编号,显示其被使用的日期,放入专属档案中保管,而升旗和降旗的时间也需要和太阳的起落保持一致,甚至是升旗仪式安排的人数和拍数都有讲究。
比如现场会将升旗人员分为9排每排4人,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在对应1949新中国成立的年份。而升旗礼兵从起步到结束每次都不多不少,是138部,这里的38就代表了之前常用的8式步枪,1就代表了一个国家。
在这些极为讲究的数字对应中,国旗的升旗高度28.3米也就显得更有说服力,也更被大众所接受,但事实并非如此,国旗的升旗高度其实并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
据悉,最开始在制作国旗与旗杆的时候,给出的要求只是让广场的国旗高度要和城楼的高度保持一致。但是由于当时特殊的物质、经济等因素,最后所作的旗杆高度其实是22.5米。
这根旗杆从1949年“服役”开始一直用到1991年才退出历史舞台,如果线米的旗杆岂不是完全不能够实现么?所以这一说法也就不攻自破。
而1991年之所以更换掉之前的那根旗杆,也是考虑那根旗杆有些老化,而且和当时改造后宽阔的广场相比,显得有些矮小,不够庄严大气。所以新换上去的旗杆做到了30米,这个高度更符合广场的审美需求,也符合时代需求。
同样,对应的国旗也是升到30米,并不存在28.3米的说法。而考虑到这种规格的旗杆高度为30米,所以另外的地方的旗杆高度也做出了不得高于30米的要求,且级别越低,高度要求也就越低。
至于为何会有28.3米的说法,其实也是因如今人们的生活慢慢的变好,大家开始感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便将自己的记忆赋予到这些庄严神圣的物品身上。
再加上广场的神圣性,确实很多仪式都极为考究,渐渐地,大家也就认为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独到之处。一旦有人开始把自己的寓意解读传播开来,就很容易形成误传,最终越传越远,倒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国旗旗杆虽然看似没有28.3这一个数字那般深刻的意义,但它本身就是一种象征意义。每当看见它光滑如新,笔直立在那里,就仿佛看到中国人的脊梁,顶天立地的立于天地之间。
如今,到看升旗仪式,依旧是不少人到北京后必定会参与的项目之一。尤其在国庆节期间,每当看到国旗手们踏着整齐的正步,向着众人走出来的时候,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激动之情。
当那面红旗在旗杆上飘扬的时候,人们心中的自豪感更是达到极致,这其实就是每一位国人对于祖国,对于当下美好时代,最好的眷恋与深情地体现。